close



  3D掃描儀和3D打印機已被應用於RP幫助位於玻利維亞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最近由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考古團隊開發的項目,他們決定通過3D打印技術幫助重建蒂瓦納庫遺址(公元500 - 950年)。在未來,3D打印機將和考古項目緊密聯系在一起!

  先來看看這個考古團隊,他們是如何通過3D打印機成功地重建這座寺廟,3D打印機對重建這座寺廟起到多大的幫助。

  一、重建和保護文化遺產——玻利維亞的廢墟

  蒂瓦納庫(Tiwa3D列印naku)是玻利維亞的前哥倫比亞文明,以其不朽的建築而聞名。考古學家阿列克謝·弗拉尼奇決定使用類似打樣樂高的方式,通過使用3D打印部件重建普馬彭谷神廟。 由於該寺廟時間長久,破壞嚴重,已經不知道這座寺廟原有的樣貌,不可能將所有這些現有部件重新組合在一起。

  普馬彭谷神廟由精細切割的砂岩板塊和安山岩塊組成。有150個分散的塊,但沒有一個在原來的位置。 由於其中一些幸存的石頭太重而無法移動,Vranich決定制造這些石頭的精確復制品。在這種情況下,3D打印技術似乎是最方便的制造方法之一。

  在過去的幾年中,人們已經進行了一些重建嘗試,但都失敗了。然而,基於現有的測量和先前的研究,該團隊已經能夠靠以往的經驗,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來重建它。有了3D打印技術的應用,就能樣品很好地展示這座寺廟的內容,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將模型縮放到原始站點的4%,將能幫助他們很好的獲得重建的相關細節。

  這不是唯一一次使用3D打印技術來重建紀念碑或文化遺址。在之前,被ISIS摧毀的拱門就已經使用3D打印技術進行了重建。3D打印的這種應用可能對我們的文化遺產產生巨大影響,它可以讓考古學家更方便的來保護和修復眾多的紀念碑。

  二、他們是如何進行的?

  由於他們已經在以往完成了有關研究和資料收集,因此他們並沒有完全從頭開始。150多年來收集的數據極大的幫助了考古學家團隊。值得高興的事,這些數據還被翻譯成了3D信息,並使用Sketchup制作了普馬彭谷神廟的CAD設計。

  3D掃描在這種情況下對考古學家的幫助有多大呢? 我們知道,由於寺廟的建築風格多種多樣,尤其是逆向工程各種復雜的幾何形狀細節,靠傳統修復就太費力了。但是,3D掃描卻能輕松做到這點。

  他們將使用FDM 3D打印機,然後采用粉末打印的方式,重新創建普馬彭谷神廟,考古學家必須操縱復雜的幾何形狀。最後,他們必須要自己組裝所有模型。3D打印考古模型的組裝具有很好的可視化,他們可以不斷嘗試新的幾何操縱方法,來幫助他們更好的去完善。

  三、3D打印技術為什麼會給考古項目帶來完美的解決方案?

  由於使用了3D程序,構建像這樣的項目將變得更加容易。它可以獲得出色的可視化效果,並使用CAD程序進行所有3D打印迭代和所有3D修改或模擬。3D打印可以獲得准確的對像,也可以處理非常復雜的幾何體。

  四、3D打印機用於重建,還是用於保護?

  實際上,在重建工件和結構之前,我們可以使用3D打印機保留數據和復制品。對修復脆弱的物體真的很有用。例如,我們看到博物館可以使用3D打印或3D掃描來再現文物和珍貴的藏品。考古學和重建的3D打印前景十分廣闊。事實上,這個項目證明了使用這種尖端技術重建紀念碑是可能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打樣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民俗推薦 的頭像
    民俗推薦

    健康減肥的部落格

    民俗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