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鋸條在加工使用過程中,開裂現象會經常遇到,嚴重帶鋸機時會使整個鋸條修整工作陷入被動,工作無法進行,從而影響加工質量,減少鋸條壽命,浪費大量的木材和鋸條。有時會造成鋸條在運轉中突然斷裂,發生生產及工傷事故,因此杜絕和減少鋸條開裂,是修鋸工藝中最難判斷、最難處理的一項技術環節。也是最能體現修條師傅的技術水平。鋸條在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鋸條前口的齒底開裂。造成鋸條開裂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使用時間過長:鋸條前口開裂,其主要原因是鋸條在切割過程中,由於鋸材的沖擊和摩擦對齒底造成的撕裂。鋸條連續加工時間一般不應超時過長,其中包括空轉時間,使用時間過長時,因鋸條經長時間的拉伸、沖擊、磨擦而造成過度疲勞因此開裂。另外,經過長時間切削齒刃會鈍化、不鋒利了仍然繼續使用,造成前口兩齒之間受力負荷過大而被撕裂,直接造成齒底開裂,同時也加速了鋸條的疲勞。鋸條齒底開裂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齒刃鈍化後仍然繼續使用,齒根受力過大導致撕裂。

  2)張度、彎勢超標,張度超標或者太靠前,或者安全帶遭 破壞,造成前沿局部高度緊張,致使前端邊緣部分承載力減弱造成開裂。檢查方式;主要是觀察鋸條有無鼓翹不貼平台現帶鋸機象,若鼓翹不貼平台,說明張度超標。用張度尺檢查張度是否均勻,靠近齒低有無超標現象。還有觀察鋸條的磨痕。若斷定張度超標,可重新校正縮小張度尺的弧度。並且注意前口留安全帶。張度是一個均勻的弧度,它的最高點要求是在鋸條的中間位置,壓條時注意,不要偏離了,形成偏弧,容易造成鋸條開裂。彎勢超標造成前口超緊,在加工過程中由於受力相對集中而出現齒底開裂,檢查判斷彎勢是否超標的方法是;鋸條張緊後,用手感覺鋸條前端緊繃,後背松弛。鋸條在運轉中後背煽動。觀察鋸條磨痕會發現鋸條後背的磨痕輕微甚至沒有磨痕。若出現以上兩種情況,可以斷定為彎勢超標。這時如果根據標准檢查確認彎勢尺沒有超標,可根據鋸機的情況適當縮小彎勢。每台帶鋸對於彎勢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每台帶鋸的實際情況,來核定相適應的彎勢。鋸條齒底部分安全帶過度輥壓,由於過度輥壓齒底部分,使鋸條內在質量發生變化,失去原有的韌性,不能有帶鋸機效的抗撕裂,導致齒底開裂。解決方法:提高壓條技術,掌握壓條力度,盡量用最少的輥壓次數完成壓條。按標准修整鋸條,注意輥壓的間隔。前端留安全帶,張度要均勻一致,不能超標,鋸條放置平台,不能有翹鼓現象。

  有的人一發現跑彎就盲目加大張度和彎勢,這是不正確的,極有可能跑彎會暫時解決,隨之而來的就是鋸條開裂。

  另外,若技術水平允許,可考慮采用“三軟兩硬”壓條修整技術。

  3)過度壓條,鋸條過度輥壓,破壞了鋸條本身的內在質量,使鋸條內在質量發生變化,鋸條失去應有韌性和彈性,變得死板、僵硬,這種鋸條極容易開裂、斷條。

  4)鋸條露出鋸輪太少;齒底部分是鋸條在鋸材過程中受力最大的區域,為了有效保護鋸條,這部分應該是離開鋸輪懸空的,只有這樣才不至於齒底受力過大而開裂。若是鋸輪的端面直接靠近齒根,或者鋸條前口部分退入鋸輪裏面,會導因為根部分因鋸輪的頂壓過度受力,導致齒底開裂。正確的距離應該是根據鋸條的寬度;100—150毫米寬,齒底離鋸輪6—10毫米。5)鋸機問題:鋸機問題有三個方面;一、鋸輪不圓,檢查時你會發現:當鋸機剛剛啟動時,坨杆會上下遊動,正常運轉時會有砣杆顫動、鋸身抖動,噪音大。出現這種狀況,就可以斷定是鋸輪不圓或者偏心。

  二、鋸輪靜平衡不好。它的具體表現為,剛剛啟動時坨杆和鋸機是穩定的。當達到正常轉速時由於重力作用而帶動鋸輪縱向跳動,同時影響到鋸機發生震動。這種現象的原理與打夯機相似。

  以上兩項都可能對鋸條造成沖擊破壞,導致開裂。有時還會造成斷條、放炮。解決方法:用專用磨床修磨鋸輪,同時消除偏重現象,恢複靜平衡,若不及時排除也極易損壞軸承。6)鋸機調整問題;表現為鋸條運轉時前口或者後背煽動,這說明鋸機調整不當,造成鋸條的一邊由於受力過大,導致開裂。觀察磨痕,鋸條前後其中一端磨痕白亮。用手檢查;鋸條張緊後,用雙手分別捏住鋸條的鋸齒和後背,輕輕交叉撼動,你會感覺兩只手的受力不一樣,手感前緊或者後緊,致使鋸條的一端受力過大。這種現象及易造成鋸條開裂,而且裂口很難截住。解決方法;首先將鋸輪倒正轉,調整鋸條露出一致,若問題依然存在,則吊線檢查下輪,發現傾斜,立即修正。若符合吊線仍存在上述問題,就應該根據鋸條來調整,方法是;當鋸條前口緊時,調整下輪後傾。後背緊時,調整下輪前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帶鋸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民俗推薦 的頭像
    民俗推薦

    健康減肥的部落格

    民俗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