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手工皂的硬度,大多數的人及教科手工香皂推薦書上都會以“配方的INS值”來考慮和判斷,其實我說,INS值只是代表了油品的軟硬程度,比如手工香皂你用大比例的硬油入皂,因為硬油的手工香皂禮盒INS值比較高,所以你的配方整體的INS值就會上升,顯示出你的皂會比較硬。
但是,做皂是個綜合考量的過程,除了你選擇的原材料之外,還有另外的因素也會對皂體的硬度產生影響,比如會改變皂體的硬度還有其他四種:
1。 水量多或少
2。 溫度高與低
其中溫度的表現也有四種:
①混合溫、②入模溫、③模型溫、④環境溫差
3。 攪拌的方式
4。 添加物不同
以上幾種也都會影響手工皂的硬度值,因此INS值可以只是一個供給參考的因素,並不那麼絕對。純橄欖皂,INS只有90幾,但是做出的皂也會是硬硬的,也一樣能用到小薄片,關鍵看手法。隨著攪拌的方式不同,連操作的細節和技法也跟著不同,但大家的結論都是一樣,想打出漂亮的皂體,不是嗎?所以只要皂體的ph值正常,速度快,皂體漂亮,跳脫出思維的框架、才不會自我故步自封。
其實不僅上面那幾點呢,還有晾皂時間、晾皂方式、超脂或過堿等對皂手工肥皂體的硬度也有影響,如果想讓皂體扎實、細膩、不軟爛,就要在多方面考慮問題,比如配方設計上,硬油比例增加,這只是個開始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