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受試者方面

  催眠能否成功,受試者是否容易被催眠起催眠療法著重大作用。一些有經驗的催眠師曾說,催眠成功甚至主要決定於被催眠人的催眠感受性,而不是取決於催眠師的催眠技巧。

  催眠感受性強弱的一般規律是——

  年齡:老年人及學齡前兒童催眠感受性較低,7-20歲是感受性最高的年齡組,最高峰在7-11歲之催眠治療法間,依次是12-20歲大於30-40歲大於50歲以上。

  性別:女性的感受性大於男性,尤其是女性性格較為突出的感受最高。

  性格與氣質(可以通過量表測量,也可以根據既往表現),感受性從強到弱依次為(1)多血質(外向穩定型)。活潑好動,敏催眠方法感,反應迅速,喜與人交往,注意力易轉移,興趣和情感易變換。(2)粘液質(內向穩定型),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沉默寡言、情緒不外露,注意穩定但難於轉移、忍耐。(3)膽汁質(外向不穩定型)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情緒易於衝動,心境變化劇烈。(4)抑郁質,體驗深刻、孤僻、行動遲緩、善於細心覺察他人不易覺察到的事物和人際關系。

  態度:願意接受催眠者易被催眠,被動者,甚至反抗者難以被催眠。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對催眠術本身懷有太高的興趣反而不易被催眠。本來,催眠師引導他去“體驗”某種情景,但他不是體驗,而是去“檢驗”,會想——“是這樣嗎?能這樣嗎?這樣做真的有利於催眠嗎?”這就不行了。對於有抵抗情緒者,你讓他去體驗,他拒不體驗,甚至反感,聽不進去催眠師的誘導,就不能被催眠。催眠術是一種心理技術,它的要領是接受心理誘導(有稱為導引的),此所謂“心誠則靈”。

  經驗:若被催眠者已被催眠過,則很容易進入催眠狀態。未被催眠過的人則要從介紹催眠術、從頭開始誘導。對已有催眠經歷的人,可以省去一些環節,甚至催眠師一到場或作出與原來相同的動作就可以使他進入催眠狀態。前述案件中,一聽到“搖擺”二字夫人就被催眠了;馬老師按著顧女催眠法士頭,一松手顧女士就被催眠。有催眠經驗者易接受快速催眠。

  智力與文化:智力較高者易被催眠。催眠術要借助於語言進行,弱智者不能理解催眠師的語言,就不能被催眠。對於一些復雜的催眠治療,不僅要把他催眠,還要有其他一些誘導,沒有一定文化是理解不了的。所以文化水平高一些也有助於催眠成功。如“上肢放松”,他不知什麼叫放松,什麼叫緊張就不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民俗推薦 的頭像
    民俗推薦

    健康減肥的部落格

    民俗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